【专题】2023年电力行业报告汇总PDF合集分享(附原数据表)

在双碳背景下,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首要任务。

清洁电力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新型电力系统应运而生,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

从下面几部分聊聊行业分析:

1.什么时候需要做行业分析?
2.如何做行业分析?
3.案例学习
4.在工作中如何应用?
5.在生活中如何应用?


1.什么时候需要做行业分析呢?

当你在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会思考选择哪个行业更好呢?

当公司需要对外部环境有所了解,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

当面对重大问题,需要分析行业问题的时候。


2.如何进行行业分析?

用PEST分析方法

PEST分析方法是对公司发展的宏观环境的分析,所以经常用于行业分析。通常是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公司的外部环境。


3.案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下如何应用PEST分析方法。

1)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法律等。比如可以从这样几个问题去展开研究:

相关法律有哪些?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投资政策有哪些?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最新的税收政策是什么?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等。经济环境决定着公司未来市场能做多大。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一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收入分布、购买习惯、教育水平等。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外部技术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4.在工作中如何应用?

行业报告在实际工作中用的不多,这里了解即可。在问题严重查找原因里,会用到PEST分析方法来分析行业问题


5.在生活中如何应用?

当你在选择行业发展的时候,可以找到目标行业的分析报告,对于个人把握未来发展机会有帮助。


获取专题报告合集全文,解锁文末114份电力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创新。从光储直柔技术、峰谷电价政策、动态增容、电力市场改革和柔性负荷调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介绍了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的最新数据,以及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变革与关键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云上新型电力系统”的概念,展望了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创新-电网洞察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首要任务。清洁电力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新型电力系统应运而生,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升其灵活性至关重要,这需要各环节的共同努力。光储直柔技术为建筑带来了电能替代与友好交互的新型建筑能源系统,使建筑从传统的能源消费者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和能量调蓄的“三位一体”复合体,为构建未来低碳能源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能源转型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经济机遇。

峰谷电价政策使得用户能够利用电价差异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在峰谷价差达到0.7元/kWh以上的省区。通过优化控制系统和智慧储能策略,用户可以进一步提高经济价值。

随着充电桩等负荷的增加,增容需求也日益提高。传统静态扩容方式成本高、周期长,而通过接入调优控制系统,用户可以实现动态增容,有效降低成本并缩短周期。

image.png

电力市场改革和灵活多变的电价机制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机会。用户可以聚合能源资产,提高能效水平,参与需求响应和市场交易以获取利润。为了更好地应对电力市场的变化,用户需要可靠的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随时关注您喜欢的主题


柔性负荷调节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调优控制系统,用户可以进一步聚合和挖掘可实时调节的柔性负荷资源,如充电桩、储能系统和楼宇空调等。这有助于提高新能源的本地消纳率和用电能效。

云上新型电力系统

报告合集根据实践创新,我们提出了“云上新型电力系统”,该系统将加速电力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融通流动,通过更灵活高效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支持大规模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这一系统将为电力业务创新、电力行业发展以及全社会的绿色生产和生活提供坚实保障,并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电力结构: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新能源比例持续攀升

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受到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压力的影响,能源结构的调整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在欧美国家,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波动剧烈,政治冲突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加剧了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欧盟于2022年5月发布了“RepowerEU”能源计划,旨在大力发展光伏能源、风能等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预计未来,全球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不断提升,并在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image.png

在中国,双碳战略下,我们正在经历能源结构的历史性变革。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约25%。光伏能源、风能等新能源在我国电力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为7亿千瓦,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28亿和3.06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年发电量达到978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11.7%。提高绿电比例将对我国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

2022年,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继续快速增长,总量从2021年的261.7万台增加到2022年的521万台,同比增幅超过99%。其中,私人充电桩的增加数量达到194.2万台,是公共充电桩增加数量的3倍,私人充电桩占比也从2021年的56.2%增加到2022年的65.5%。

同时,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渗透率超过25%,提前三年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提出的20%目标,新能源汽车总量从2021年的784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131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67.1%。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有535万辆,相较于上一年增加240万辆,增长了81.48%。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调加快,充电桩数量与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比值由2021年的3.0进一步下降至2022年的2.4。

城市之间的公共充电桩规模存在明显差异,南方城市整体而言较北方城市数量更多

根据空间密度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在36座主要城市的中心城区,公用充电桩的密度平均为26.5台/平方公里。深圳、上海、广州、海口在公用充电桩密度方面位居前列,中心城区的公用充电桩密度超过40台/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的公用充电桩密度最高,达到154.9台/平方公里。公用充电桩密度低于10台/平方公里的城市有泉州、常州、莆田、大连和烟台,其中,烟台市的公用充电桩密度最低,仅为4.8台/平方公里,与同为二级大城市的海口市相比,密度不足其1/9,并且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密度差距更大。

image.png 按地域统计,25座南方城市的平均公用充电桩密度为29.2台/平方公里,高于11座北方城市的均值20.5台/平方公里。排名前六位的城市都是南方城市,其中,泉州、常州、莆田等南方城市在充电桩密度方面仍然高于大连、烟台等北方城市。

在中心城区,四类乘用车占比平均为87%,其中私人乘用车占比平均达到53%,是最主要的车型。在36座城市中心城区,四类乘用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总量占比排序中,杭州、青岛、上海的占比超过95%,位居前三;其中,私人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总量中的占比范围在33.5%至76.5%之间,南宁、北京、上海、温州、天津等城市的私人乘用车占比位居前五位。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变革与关键问题

电力中长期市场与电力现货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

电力中长期市场主要在年度、月度和周等时间尺度上进行交易,以电量为交易标的物。其主要功能包括大致匹配市场供需、锁定电能价格以及纾解价格波动风险等。

而电力现货市场则在日前、日内和实时等时间尺度上进行交易,其交易标的物是每个小时的平均发/用电功率,用于电能量和辅助服务的交易。其主要功能包括保障发用电平衡、发现时空上的价格信号、促进新能源消纳以及提升运行经济性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电力中长期市场和电力现货市场在时间尺度、交易标的物以及主要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市场中的参与主体数量急剧增加,且类型更加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吸纳新能源,并实现负载的灵活调节,电力系统逐渐引入可调节负载、分布式电源、储能设施以及充换电站等各种资源,促进了源电互动。因此,电力市场的参与主体数量显著增加,并且类型也更加多样化。

image.png

在国网经营区,已经累计进行了191次削峰响应,响应了25.50万户用户,总共减少了7680.66万千瓦的负荷。同时,也进行了85次填谷响应,满足了3.68万户用户的需求,提供了4457.71万千瓦的电力支持。此外,我们还成功接入了103.88万个充电桩,覆盖全国93%的公共充电桩网络。

据预测,到2025年,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可开发潜力约为16亿千瓦。同时,需求响应规模有望达到7000万千瓦,储能装机预计将超过3000万千瓦。这些数据显示了未来几年中分布式电源和储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和潜力。

本专题内的参考报告(PDF)目录

  1. RMI:2023电力需求侧灵活性系列:电解铝行业灵活性潜力概述报告 报告2024-01-24
  2. RMI:2023电力需求侧灵活性系列:钢铁行业灵活性潜力概述报告 报告2024-01-21
  3. 施耐德电气:2023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创新-“光储直柔”电网… 报告2024-01-01
  4. IEA:区域电力系统集成的制度架构 报告2023-12-29
  5. 洛基山研究所: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报告2023-12-25
  6. 上海交大:基于数字孪生与沙盘推演的城市新型电力系统元宇宙建设-以分布式… 报告2023-12-11
  7. 绿色联盟:2023东南亚地区电力部门绿色低碳转型基础与路径识别研究报告 报告2023-12-07
  8. 中国华能: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若干重要技术方向的思考 报告2023-12-05
  9. 电力圆桌:2023年长三角虚拟电厂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报告2023-12-04
  10.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2023湖南省电力行业碳达峰时间与路径研究报告 报告2023-11-16
  11. 头豹: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报告2023-10-26
  12. NRDC:202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内蒙古电力低碳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2023-10-18
  13. 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2022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 报告2023-10-12
  14. 亿欧智库:2023中国电力行业自主可控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2023-10-06
  15. 国际能源电力信息平台:全球能源观察-2023年第九期 报告2023-10-05
  16. 落基山研究所&国家电网:2023电力需求侧灵活性系列:工业灵活性潜力及… 报告2023-10-03
  17. 绿色产业智库:2023年氢储能行业研究报告-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氢储能 报告2023-09-25
  18. IEA:全球电力市场报告:2023年和2024展望 报告2023-09-18
  19. 国网南瑞:新型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研究与实践 报告2023-09-17
  20. 华为:全球能源转型及数字化转型成功实践-电力2023年案例集 报告2023-09-08
  21. AIoT星图研究院:《2023中国RFID无源物联网产业白皮书》生态报… 报告2023-09-03
  22.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资产化观察与思考 报告2023-09-02
  23. 国际能源署:2023和2024年电力市场展望 报告2023-08-30
  24. 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与技术联盟能源数字化专委会:新型电力系统与数字化转型 报告2023-08-17
  25. 东南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基于电碳量化关系的低碳园区建设探索 报告2023-08-14
  26. 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实践研究报告2022 报告2023-08-10
  27. 东方电子:AI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报告2023-08-05
  28. 中国信通院:电力行业边缘计算白皮书(2022年) 报告2023-08-04
  29.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2年中国电力行业经济运行报告 报告2023-08-03
  30. 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虚拟电厂实践 报告2023-08-02
  31. IGDP:“一带一路”六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化分析 报告2023-07-28
  32. 销售易:2023中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CRM应用实践蓝皮书 报告2023-07-24
  33. 欧盟委员会:2022年Q4欧洲电力市场报告 报告2023-07-21
  34. 中国信通院&CCNIS:2023电力行业边缘计算白皮书 报告2023-07-20
  35.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22年度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统计分析报告和同业对… 报告2023-07-20
  36. 华中科技大学袁小明: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动力学方法 报告2023-07-02
  37. 清华大学刘学: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变革与关键问题 报告2023-06-29
  38. 腾讯&中国电信:数据中心算力——电力灵活性协同研究 报告2023-06-12
  39. 舒印彪: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其关键技术 报告2023-06-11
  40. 山东大学:能量视角下新型电力系统惯量研究初探 报告2023-06-09
  4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蜂巢配电网-未来配电系统新形态 报告2023-06-09
  42. 国家电网:我国抽水蓄能开发情况及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认识与思考 报告2023-06-08
  43. 国家电网:旗帜领航山海融情-新时代闽宁电力发展报告 报告2023-06-08
  44. 清华大学: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平衡和频率动态 报告2023-06-07
  45. 华北电力大学:风电场聚合等值模型在振荡研究中的保真度评价 报告2023-06-07
  46. 大规模新能源智能管控与市场机制创新工作室: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强不确定性挑… 报告2023-06-04
  47. 落基山研究所: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报告2023-06-03
  48. 东南大学: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建筑元胞低碳友好互动技术研究 报告2023-05-28
  49. 毕马威:电力之光-电力及公共事业行业洞察 报告2023-05-21
  50. 毕马威:2023年电力及公共事业行业洞察 报告2023-05-18
  5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碳中和路径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技术 报告2023-05-17
  52. 上海交大:新型电力系统故障暂态电气量频域特征及其应用 报告2023-05-16
  53. 浙江大学: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交互作用(2023) 报告2023-05-09
  54. 中国南方电网:南方电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创新实践(2023) 报告2023-05-07
  55. 上海电力:可持续发展报告 报告2023-04-30
  56. 求信咨询:国内电力设备分析报告 报告2023-04-26
  57. Ember:2023年全球电力评论报告 报告2023-04-24
  58.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庞博:我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实践及有关思考 报告2023-04-23
  59.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交互视角下的电力市场(2023) 报告2023-04-22
  60. 路孚特:欧洲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最新实践 报告2023-04-19
  61. 华北电力大学:考虑新能源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电能量与平衡市场协调运营模式(… 报告2023-04-19
  62. 数观天下:2023电力行业商用密码应用白皮书 报告2023-04-17
  63. 清华大学:新型电力系统的“碳”与“数”(2023) 报告2023-04-16
  64. 湖北电力交易中心:2022年湖北电力市场白皮书 报告2023-04-14
  65. Ember:2023年全球电力评论 报告2023-04-14
  66. 德勤:2023 年电力和公用事业行业展望 报告2023-04-12
  67.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2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 报告2023-04-05
  68. 北极星电力网:2022锐捷智慧发电解决方案 报告2023-04-01
  69. 清华大学:新型电力系统的“碳”与“数” 报告2023-03-28
  70.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广东电力市场2022年年度报告 报告2023-03-26
  71.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双碳”战略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展望 报告2023-03-26
  72. 清华大学:电力市场改革中管制定价和竞争定价的协调机制 报告2023-03-21
  73. 法国电力公司&德勤:通往净零的路径:创新势在必行 报告2023-03-20
  74. 能源基金会:首都绿色电力采购交易政策建议研究报告 报告2023-03-01
  75. IEA:2023年电力市场报告 报告2023-02-23
  76. 华中科技大学:我国未来电力系统发展思考 报告2023-02-11
  7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5G电力行业虚拟专网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2023-02-07
  78. 世界卫生组织:激发健康活力:加速医疗设施的电力供应报告 报告2023-02-02
  79. 华夏理财: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债务工具支持电力行业低碳转型2022 报告2023-01-30
  80. 能源基金会:先立后破,迈向零碳电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 报告2023-01-25
  81. 妙盈研究院:中国零碳之路(上)-电力供给篇 – 电网侧脱碳的绿色投资机… 报告2023-01-25
  82.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能源伙伴关系国家的可… 报告2023-01-07
  8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下供需互动挑战及技术支撑体系 报告2023-01-07
  84. 阿里云:云上新型电力系统-“电”亮数智生活 报告2023-01-03
  85. GIZ:中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协调发展-德国实践的政策启示 报告2023-01-03
  86. 联合资信:电力、电气设备制造行业回顾与展望 报告2022-12-22
  87. 上海电力大学:光伏技术在实现城市“碳中和”目标中的应用 报告2022-12-19
  88. 德勤:电力行业5G赋能-未来电力 报告2022-11-29
  89. 阿里云研究院:云上新型电力系统(2022年) 报告2022-11-15
  90. 华为&安永:电力数字化2030白皮书 报告2022-11-10
  91. 远瞩咨询:2022年中国电力行业分析 报告2022-10-23
  92. EMBIR:全球电力年中洞察 报告2022-10-17
  93. IEA:中国碳市场在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报告2022-10-16
  94.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行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白皮书(2022) 报告2022-10-11
  95. IEA: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确保电力未来的供应 报告2022-10-11
  96. RMI:绿色电力助力工业脱碳进程 报告2022-09-27
  97. 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2022) 报告2022-09-18
  98.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趋势分析 报告2022-09-13
  99. 国海证券:电力设备PET铜箔行业深度报告-复合铜箔产品升级-行业高成长… 报告2022-08-13
  100. 中国电力圆桌: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技术路径、经济性与政策建议 报告2022-08-11
  10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大学:电力部门碳排放达峰路径与政策研究 报告2022-08-10
  102. 东南大学:双碳目标驱动的数字化新型电力系统 报告2022-08-01
  103. 伯克利实验室:中国电力系统可在2035年实现80%零碳排放 报告2022-07-25
  104. 绿色和平: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力系统脱碳之路的重要方向 报告2022-07-18
  105. 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电力数字化产业研究报告 报告2022-07-15
  106. 埃森哲:从石油生产商到电力企业:明智之举 报告2022-07-15
  107. 北大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与展望 报告2022-07-11
  108.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1 年中国电力行业经济运行报告 报告2022-06-29
  109. Dena&Giz:德国和欧洲电力系统充裕度评估及对中国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报告2022-06-06
  110. Ember:2022年全球电力评论 报告2022-06-05
  111. 清华大学乔颖:通往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之路 报告2022-05-19
  112. 国家能源集团:2022中国煤炭、电力及碳市场年度报告 报告2022-05-09
  113. 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德国和欧洲电力系统充裕度评估及对中国的经验和借鉴意… 报告2022-04-28
  114.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煤炭、电力及碳市场年度报告 报告2022-04-19

 「免责声明」:以上页面展示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我们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网页呈现的图片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侵权行为与我们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 contact@tecdat.cn


每日分享最新报告(PDF)至会员群

关于会员群

  • 会员群主要以数据研究、报告分享、数据工具讨论为主;
  • 加入后免费阅读、下载相关数据内容,并同步海内外优质数据文档;
  • 老用户可九折续费。
  • 提供报告PDF代找服务

​非常感谢您阅读本文,如需帮助请联系我们!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121130882
售后咨询热线
0571-63341498

关注有关新文章的微信公众号


永远不要错过任何见解。当新文章发表时,我们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您推送。

技术干货

最新洞察

This will close in 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