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研究报告:技术、资本与市场
当你在驾驶时无需低头看仪表,语音唤醒座舱就能自动联动香氛与氛围灯,甚至能模糊说出“那首关于星空的歌”就被精准识别——智能座舱早已跳出“多块屏幕叠加”的浅层认知,正在经历一场由AI主导的交互革命。
每日分享最新专题行业研究报告(PDF)和数据资料至会员群
从1900年福特流水线催生的机械式座舱,到2000年CarPlay开启的电子式娱乐体验,再到如今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的“第三生活空间”,其进化速度远超行业预期。
本报告洞察基于《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创业邦研究咨询中心:2024年汽车智能座舱投融资研究白皮书》《艾瑞咨询:2024年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研究报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facecar):2024北京车展智能座舱趋势洞察报告》《Mediaforce:2025宝马超感智能座舱事件舆情洞察报告》《中国工程院:2025华舆奖前瞻趋势发布-中国智能座舱评选白皮书》《亿欧智库:2025年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洞察报告》《亿欧智库:2025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洞察报告:无界互联,智能座舱系统迎来AI生态革新》及文末7份智能座舱行业研究报告的数据,最新报告合集及解读实时更新已分享在交流群,阅读原文进群咨询、定制数据报告和600+行业人士共同交流和成长。
引言
过去三年,智能座舱领域诞生920家获公开融资企业,域控制器、AI大模型等赛道成为资本焦点;2025年初宝马超感智能座舱首发当日舆情声量突破2.7万篇,而2024北京车展上,从12万级比亚迪秦L到100万级奔驰纯电G级,各价位车型均以“智能交互”为核心卖点。这些现象背后,是技术迭代、资本偏好与用户需求的深度共振,我们将通过数据与案例,拆解这场交互革命的核心逻辑与落地路径。
一、智能座舱的交互革命: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理解”的进化史
1900年,福特为实现汽车量产推出的机械式座舱,本质是“服务驾驶操作”——仅有车速、油量等机械仪表,物理按键与旋钮占据中控台,用户需主动学习操作逻辑,毫无交互体验可言;2000年,液晶仪表盘与中控屏的普及,让座舱首次具备“娱乐属性”,CarPlay实现手机与车机的初步联动,但仍停留在“用户指令-系统执行”的被动响应阶段;2014年特斯拉Model S用17英寸触控屏取代80%物理按键,语音交互首次上车,标志着“智能式座舱”开启,交互逻辑从“物理操作”转向“数字控制”。
如今,AI大模型成为交互革命的核心引擎,让座舱从“工具”升级为“能理解需求的伙伴”:蔚来NOMI GPT通过端云多模态模型,记住用户对香氛浓度、音乐风格的偏好,语音唤醒“K歌模式”后自动联动氛围灯与音效;理想Mind GPT凭借认知大模型,支持“模糊歌词搜歌”“沿途美食推荐”,甚至能根据用户日程自动提醒“下周保养”;华为千悟大模型更通过声纹定位与骨骼级人体感知,区分主驾与副驾的指令,实现“千人千面”的服务适配——这些变化的核心,是交互逻辑从“用户找功能”变成“功能找用户”。
二、投融资:域控制器成资本“香饽饽”,AI赛道增速领跑
2022-2024年,智能座舱投融资市场呈现“核心部件聚焦、AI赛道崛起”的格局。中汽信息科技与创业邦的数据显示,域控制器赛道三年完成68起融资,披露金额达85.77亿元,远超传感器/相机(45起)、座舱芯片(45起),成为资本最青睐的赛道。这背后的逻辑很清晰:域控制器作为智能座舱的“大脑”,能整合仪表盘、中控、HUD、DMS等多模块功能,实现跨域融合控制,而随着AR-HUD、多屏互动等沉浸式交互场景落地,其算力与兼容性需求持续提升,成为技术落地的关键瓶颈。
下面这张条形图直观展现了2022-2024年智能座舱核心赛道的融资热度,域控制器的领先地位一目了然:
图表1:2022-2024年智能座舱核心赛道融资事件数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融资事件数领先,显示技术投资热点和市场对核心部件的青睐
2022-2024年融资事件数(个)
域控制器融资事件数最高,反映其作为智能座舱关键技术的重要性,传感器和座舱芯片也获较多关注。数据来源: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创业邦研究咨询中心-2024年汽车智能座舱投融资研究白皮书
域控制器图表数据及PDF模板已分享到会员群
与此同时,AI相关赛道的融资占比持续上升。语音助手、VR/元宇宙等赛道融资事件数年均增长15%,其中HUD抬头显示的融资占比从2022年的2%升至2024年的6%,核心驱动力是“AR技术与HUD的融合”——当前主流AR-HUD已能将导航路标、障碍物预警等虚拟信息叠加在真实道路上,解决“驾驶分心”的核心痛点,而这一功能的落地,依赖域控制器的算力支撑与AI算法的场景识别能力,形成“硬件+软件”的投资联动效应。
三、舆情真相:首发即高峰背后,用户真正在意“看得清、用得顺”
2025年1月,宝马在CES首发超感智能座舱,其舆情传播规律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1月6日微博预热阶段声量约1万篇,1月7日升至2万篇,1月8日首发当日达到27944篇峰值,1月10日骤降至1万篇以下,后续维持在2000-5000篇区间。这种“短期爆发、快速衰减”的趋势,说明消费者对智能座舱新品的关注度高度集中在“首发期”,而能否维持热度,关键在于“功能是否解决实际痛点”。
下面的折线图完整记录了此次事件的声量变化,为车企制定传播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图表2:宝马超感智能座舱事件每日舆情声量
宝马智能座舱事件声量短期内达到高峰后迅速衰减,表明事件营销的热度持续时间较短
事件声量在首发日(1月8日)达到峰值,但随后快速下降,显示公众注意力转移较快。数据来源:Mediaforce-宝马超感智能座舱事件舆情洞察报告
宝马舆情声量图表数据及PDF模板已分享到会员群
从用户讨论焦点看,宝马四大交互界面中,“3D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的提及率占比超60%,核心原因是这两个功能直接解决“驾驶时看信息分心”的痛点——3D抬头显示将导航转弯提示投射到挡风玻璃前方2-3米处,视平线全景显示则把车速、挡位等关键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下方特殊涂层,驾驶者视线转移幅度减少80%;而“超感智控方向盘”的正向评价达92%,用户认可“触摸操作替代物理按键”的科技感,但有7%的反馈担忧“中老年用户学习成本”,这为车企后续优化交互设计提供了方向。
四、产品价格:12万到100万,交互功能分层定义市场
2024北京车展上,智能座舱的“市场分层”特征极为明显,不同价位车型通过“交互功能差异化”覆盖不同用户需求:12-15万级的比亚迪秦L、海豹06 DM-i,聚焦“基础智能交互”,搭载悬浮式大屏与第五代DiLink系统,支持语音控制空调、导航等高频功能;30-50万级的享界S9、深蓝G318,主打“沉浸式交互”,配备AR-HUD、多屏联动,深蓝G318还支持“语音控制原地掉头”;100万级的奔驰纯电G级,则强调“专属交互服务”,四轮独立电机与坦克掉头技术搭配定制化座舱系统,满足高端用户对“操控+舒适”的双重需求。
下面的条形图整理了北京车展热门车型的价格与定位,清晰展现智能座舱的市场分层逻辑:
图表3:2024北京车展热门智能座舱车型价格
智能座舱车型价格从经济型到豪华型广泛分布,市场分层明显,功能普及化
北京车展热门车型价格差异大,智能座舱功能已成为不同价位车型的常见配置,反映市场多样化。数据来源: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智能座舱趋势洞察报告
北京车展车型价格图表数据及PDF模板已分享到会员群
这种分层的本质,是“交互技术成本”的差异:经济型车型采用中低算力座舱芯片(如恩智浦i.MX8),支持基础语音识别;中高端车型搭载高通8155/8295芯片,支撑AR-HUD、多模态交互;豪华车型则通过定制芯片(如奔驰自研芯片)与专属算法,实现“一人一舱”的个性化服务——这也意味着,智能座舱的竞争已从“硬件堆料”转向“软硬件协同的交互体验”。
五、多报告核心观点对比:数据差异背后的逻辑校准
不同机构的报告因研究侧重点不同,数据呈现与结论会存在差异,准确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把握行业真相。下表整理了四份核心报告的核心结论与数据差异,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报告名称 | 核心结论 | 数据差异 | 原因分析 |
---|---|---|---|
《2024年汽车智能座舱投融资研究白皮书》(中汽信息科技+创业邦) | 2022-2024年域控制器融资68起,融资金额85.77亿元 | 与艾瑞咨询报告相比,域控制器融资数据细化至“金额+事件数”,并拆分传感器/相机、座舱芯片等细分赛道 | 报告聚焦“投融资全链路”,需清晰展示资本流向与赛道热度,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艾瑞报告侧重AI技术落地,故对融资数据仅做概括性提及 |
《2024年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研究报告》(艾瑞咨询) | AI大模型上车以语音助手为主,蔚来NOMI GPT、理想Mind GPT为标杆案例 | 未提及具体融资数据,仅通过“车企案例+技术参数”解析AI大模型落地效果 | 报告核心是“AI技术赋能路径”,重点拆解大模型如何优化交互体验(如语音识别准确率、多模态响应速度),而非产业链上游的资本动态 |
《2024北京车展智能座舱趋势洞察报告》(facecar) | 北京车展热门车型价格覆盖12-100万元,智能座舱成全系标配 | 与中汽中心报告相比,无投融资数据,仅聚焦“终端产品功能+价格”,如比亚迪秦L的悬浮屏、享界S9的流媒体后视镜 | 报告基于“车展现场产品实测”,核心是展现“市场终端现状”,帮助车企与经销商了解竞品配置,故不涉及产业链上游的融资信息 |
《2025宝马超感智能座舱事件舆情洞察报告》(Mediaforce) | 宝马智能座舱首发日舆情27944篇,微博占比78%,“3D抬头显示”讨论量最高 | 其他报告未涉及“单一品牌舆情细节”,仅该报告拆解“平台分布(微博占比)”“用户态度(正向评价率)” | 报告是“专项舆情分析”,聚焦单一事件的传播规律与用户反馈,为车企公关与产品优化提供依据;其他报告为“行业整体研究”,无需单一品牌的细节数据 |

六、可落地的3件事:从报告数据到实际操作
1. 车企:按“交互场景”筛选域控制器供应商
域控制器是交互体验落地的核心,建议车企本周梳理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等头部供应商时,重点测试两个维度:一是“多模态交互支撑能力”,如是否兼容AR-HUD、DMS/OMS协同控制;二是“OTA升级潜力”,能否通过后续软件更新添加语音+手势融合控制功能,避免后期功能升级时硬件受限。可参考芯驰科技的案例——其座舱芯片已在20多款车型量产,兼容性与稳定性经过市场验证。
2. 经销商:针对“交互需求”设计体验话术
12-15万价位用户最关心“交互实用性”,可演示“语音控制空调+导航联动”,强调“无需动手就能完成高频操作”;30万以上用户在意“交互沉浸感”,重点展示AR-HUD的“虚拟路标叠加”“多屏内容流转”,让用户直观感受“视线不离开路面的便捷”。建议经销商本周更新话术手册,每款车型搭配1-2个核心交互场景的实测演示,提升用户感知。
3. 舆情团队:搭建“首发-跟进-复盘”传播闭环
宝马事件显示首发日声量最高,但后续衰减快。建议舆情团队在新品首发前3天,通过“交互功能预告短视频”预热;首发后3天内,持续发布“用户实测内容”(如“3D抬头显示夜间效果”“语音模糊搜歌实测”);首发1周后,复盘“用户讨论焦点”,将“中老年操作门槛”等反馈同步给产品团队。这套流程能延长热度,同时为产品优化提供依据。
七、风险提示:这些隐藏的“坑”需要规避
1. 投融资热背后的“产能过剩”风险
域控制器、传感器赛道近三年融资火热,但有30%的初创企业仅完成原型开发,未实现量产。若车企选择这类供应商,可能面临1-2年后“产能跟不上需求”的问题。建议合作前核查供应商的“量产车型案例”,优先选择已配套3款以上主流车型的企业,降低供应链风险。
2. AI大模型上车的“数据合规”风险
AI大模型需要收集用户语音、驾驶习惯等数据,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数据本地化存储”。若中小企业使用百度文心一言等第三方大模型,需在合作协议中明确“数据是否本地存储”,避免因数据跨境传输或泄露违反法规,建议本月内完成现有合作协议的合规审查。
3. 价格分层下的“功能适配”风险
12万价位车型若强行搭载AR-HUD,可能因屏幕分辨率不足(低于1920×720)导致“虚拟信息模糊”,反而影响用户体验。建议车企按“价格-功能”匹配原则:经济型车型优先保证语音识别准确率(≥95%),中高端车型再上AR-HUD、多模态交互,避免“为智能而智能”的无效堆料。
本专题内的参考报告(PDF)目录
- 2025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洞察报告:无界互联,智能座舱系统迎来AI生态革… 报告2025-07-18
- 2025年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洞察报告 报告2025-07-11
- 2025华舆奖前瞻趋势发布-中国智能座舱评选白皮书 报告2025-03-25
- 2024年汽车智能座舱投融资研究白皮书 报告2025-02-11
- 2025宝马超感智能座舱首发事件舆情洞察报告 报告2025-02-10
- 2024年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研究报告 报告2025-01-16
- facecar:2024北京车展智能座舱趋势洞察报告 报告2024-05-23
- 君迪&同济大学:2023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 报告2024-01-10
- 车质网:2023年智能座舱质量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2023-12-19
- 连线出行:2023智能座舱产业洞察报告 报告2023-07-31
- 创业邦:2023年汽车智能座舱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2023-06-28
- 亿欧智库:2022-2023年中国智能座舱功能需求发展白皮书 报告2023-05-06
- 毕马威:2023智能座舱白皮书-聚焦电动化下半场 报告2023-04-28
- 求信咨询:2022年中国智能座舱细分赛道投资价值研判报告:挖掘潜力投资… 报告2023-02-11
- J.D.Power君迪:2022年度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典范研究白皮书 报告2022-12-29
- 易观分析:2022年汽车智能座舱市场分析 报告2022-09-29
- 灼鼎咨询:汽车行业知识报告系列——智能座舱 报告2022-06-29
- 新阶段智能汽车发展的战略思考 报告2025-08-21
- 车载SOC芯片深度报告-智能汽车引领进化-SOC芯片加速国产化 报告2025-08-06
- 2024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2025-02-01
- 智能汽车产品功能全景图(2025版) 报告2025-01-22
- 嘉世咨询:2024年智能汽车行业观点报告 报告2024-11-21
- 华为:2024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30 报告2024-09-24
- IBM:2024智能汽车智造开路:混合云引领整合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2024-07-20
- 易观分析:中国智能汽车车载计算芯片产业报告 报告2024-06-20
- 汽车之家:2024年3月智能汽车市场月度报告-小米SU7搅动市场“价格… 报告2024-05-07
- 木卫四科技:2023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威胁报告 报告2024-02-02
每日分享最新报告和数据资料至会员群
关于会员群
- 会员群主要以数据研究、报告分享、数据工具讨论为主;
- 加入后免费阅读、下载相关数据内容,并同步海内外优质数据文档;
- 老用户可九折续费。
- 提供报告PDF代找服务
非常感谢您阅读本文,如需帮助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