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医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商业健康险与医药产业的协同并进,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合作,商业健康保险得以进一步覆盖带病人群,实现业务的创新性拓展,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其支付优势,为创新药品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肿瘤与罕见病等关键治疗领域已成为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合作的重要方向。
从下面几部分聊聊行业分析:
1.什么时候需要做行业分析?
2.如何做行业分析?
3.案例学习
4.在工作中如何应用?
5.在生活中如何应用?
1.什么时候需要做行业分析呢?
当你在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会思考选择哪个行业更好呢?
当公司需要对外部环境有所了解,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
当面对重大问题,需要分析行业问题的时候。
2.如何进行行业分析?
用PEST分析方法
PEST分析方法是对公司发展的宏观环境的分析,所以经常用于行业分析。通常是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公司的外部环境。
3.案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下如何应用PEST分析方法。
1)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法律等。比如可以从这样几个问题去展开研究:
相关法律有哪些?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投资政策有哪些?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最新的税收政策是什么?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等。经济环境决定着公司未来市场能做多大。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一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收入分布、购买习惯、教育水平等。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外部技术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4.在工作中如何应用?
行业报告在实际工作中用的不多,这里了解即可。在问题严重查找原因里,会用到PEST分析方法来分析行业问题
5.在生活中如何应用?
当你在选择行业发展的时候,可以找到目标行业的分析报告,对于个人把握未来发展机会有帮助。
获取专题报告合集全文,解锁文末58份全球医药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然而,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对医药健康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资本市场交流受限,这些都给医药健康行业的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带来了困难。
本报告合集涵盖了商业健康险与医药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还包括了医药健康行业数字化的调研,通过本报告合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医药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把握商业健康险与医药协同创新模式的机遇与挑战,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医药健康行业数字化调研
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管各国纷纷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全球经济的复苏速度仍然迟缓,且增长前景充满变数。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进一步阻碍了国际资本市场的交流、技术变革的引进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
医药健康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而重要的行业,其发展深受国内外市场双重影响。在这一充满变化的环境中,行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挑战。
在国内市场,疫情带来的短暂发展机遇已经逐渐消退,而新的增长点尚未明朗,行业增长的动力仍需进一步积累。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尽管一些领先的创新药企迅速推出了20余款创新药并通过对外授权(License-out)实现了商业化,但也有不少企业的海外开发权益和商业化进程遭遇了挫折,被迫“退货”。
每日分享最新专题行业研究报告(PDF)和数据资料至会员群
这些内外部因素共同构成了医药健康企业面临的多重困境,给它们的发展路径、创新策略、转型进程乃至盈利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这些挑战在多个方面都有体现,包括行业投融资活动的减少、业态分布的调整、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品线的重新布局,以及腰部企业的业务转型等。
医药行业数字化聚焦业务增长与合规风控,以赋能和效率提升为要务。
在医药行业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尽管时代变迁和技术进步,其核心理念仍然坚守着“战略引领、业务驱动”的原则,而重点则落在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进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2023年,对于医药健康行业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经济并没有如预期般反弹,反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给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行业内部也在这个夏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随时关注您喜欢的主题
在这种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医药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业务目标。它们变得更加务实,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增长,而是将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长放在首位,占比高达82.78%。紧随其后的是风控及合规,占比54.3%,显示出企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此外,接近半数的企业还将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作为重点目标,分别占比49.01%,显示出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在医药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些重点业务目标中,IT高管所带领的技术部门有着丰富的机会和潜力,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业务目标,进而提升IT在企业中的话语权和价值。他们可以通过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业务增长、风控及合规、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等目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对科技与数字化的期待与业务重点密切相关。降本增效和合规及风险管控是企业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分别有90.07%和64.9%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个选项。这显示出企业在追求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效率和风险的管理。
此外,数据资产管理与应用、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体验、提升员工体验以及组织架构优化等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这些方面的投入和改进,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2024商业健康险与医药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深化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为商业健康保险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商业健康险与医药产业的协同并进,不仅有助于商业健康保险进一步覆盖带病人群,实现创新性的业务拓展,还能发挥其支付优势,增强创新药品的可及性。当前,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的合作主要聚焦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肿瘤与罕见病等三大关键治疗领域。
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维度来看,合作模式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型:一是社商融合模式,其中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如惠民保)成为典型代表;二是商业保险间的深度合作,涵盖特药与特病保险、药品福利管理(PBM)以及管理式医疗等多元形式。
本报告深入剖析了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合作模式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探索了具备高度可行性且近期市场规模潜力巨大的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促进商业健康险与医药产业协同创新的建议。特病特药保险作为保险业与医药行业合作的桥梁,在实践中涌现出面向健康人群的特药保险、专注于患者群体的特病特药保险,以及覆盖全人群的不分健康状况的保障产品等多种模式。
然而,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市场规模和支付能力的限制,以及与医疗管理结合的不足。未来,随着政策支持的加强,商业健康保险有望进一步提升支付能力,并加强与医疗管理的紧密结合,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个人卫生支出比例的迅速下降主要得益于政府卫生支出比例的提升、基本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社会卫生支出的增加。
然而,随着经济的下行趋势,财政预算的约束日益增强,这导致了政府卫生费用支出比例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变得有限,难度也随之加大。与此同时,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压力持续加大,其在卫生费用中的占比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通过互助共济机制来分散疾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减轻财政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据数据显示,2022年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8653亿元,赔款支出为3600亿元,占直接医疗支出的7.19%。尽管目前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可以成为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例的重要选择。
B2B医疗企业营销转型
随着医药企业营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将面临更多的内外数据和数据源。这些问题导致数据断层,难以有效利用,使企业忙于处理数据问题,无暇关注深层业务需求。因此,尽管高呼“数据驱动”,却难以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洞察。
医疗企业数字化营销的挑战
医疗企业在数字化营销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痛点。
首先,医药代表在接触客户方面受到更多限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研讨会都需严格遵守合规要求。随着政府对医药企业与医生之间互动的监管加强,企业举办学术会议的难度增加,需要建立更为严格的审批流程。
此外,企业内部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也给后续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带来了挑战。
其次,医疗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数据沉淀和管理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过去缺乏规划的IT架构和系统建设,形成了信息孤岛,导致数据难以统一管理和规范;二是医生数据生命周期各环节管控不足,影响了数据质量;三是数据可用性差,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这使得企业长期积累的用户数据难以有效利用,前后端系统也难以实现实时传递与控制。
最后,数据流通问题也是一大挑战。医药企业内部和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需要统一认知和使用规范,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控性。但由于各方数据记录习惯和目的不同,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隔阂或失真。
医疗企业所使用的医药营销数字化系统之间存在数据打通难题。大部分企业选择采购外部供应商的系统,而其中87%的企业拥有两个及以上的医药营销数字化系统。由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结构差异较大,数据互通面临较大挑战。这导致了2021年后,医药主数据管理系统逐渐受到关注并迎来爆发期。在所有部署主数据管理的医药企业中,35%的企业在2022年初选择采购该系统,以解决数据互通的问题并提升营销效率。
全球医疗器械
在全球范围内,医疗器械行业的检验中心和诊断解决方案、牙科、医疗辅助设备等细分领域的企业表现尤为出色。这些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或是受益于有利的市场环境,或是凭借创新主导的高增长市场策略取得了显著的优势。相反,手术器械细分市场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由于手术量减少,医疗耗材和器械制造商自2022年初以来一直面临着通胀压力。
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外,“优胜者”医疗器械企业通常具有更低的制造成本、更稳定的领导层和更好的财务状况。这些企业的制造成本占营收的比例为43.7%,而表现不佳者的比例为54.6%;优胜者的领导任期平均为5.6年,而表现不佳者为3.6年;优胜者的负债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为1.8,而表现不佳者为5.1。这些关键绩效指标突显了卓越运营的重要性,但企业也不能忽视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努力。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持续压力
在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持续压力,EBITDA下降了3%。尽管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但地缘政治引发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通胀驱动的工资上涨,导致利润急剧下滑。
企业试图将生产成本转嫁给终端客户,但多数未能完全实现。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卓越运营和创新定价模式,并重新考量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价值主张。未来几年,医院端的成本压力将持续,行业环境充满挑战。只有实现上述目标的企业,才能重塑医疗器械行业。
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生态路线
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推动AI医学影像企业的指数级增长,而综合性医学人工智能模型与医学影像领域的结合将释放巨大潜力。为加速自身商业化落地能力,AI医学影像企业将依托生态路线。
由于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医学影像领域人才短缺等原因,医学影像医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老年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迅速增长,据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显示,2018年老年人慢病患病率为62.3%,比2008年的46.8%上升了15.5%。同时,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患者涌入三级医院,给影像科医生带来巨大的工作负担。
据统计,我国医学影像数据每年增长30%,而影像科医生年增速仅为4%。以CT报告为例,影像科医生每天需要完成80-100份阅片量,简单的CT影像阅片可能需要几分钟,而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花费30分钟或更长时间。因此,医学影像医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AI医学影像的落地应用不仅在诊断的广度上有所延伸,同时也在临床深度上进行了拓展。
AI技术在识别复杂的血管环境方面具有优势,使其在头颈、冠脉部位得到广泛应用。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已有13个AI+冠脉产品和6个AI+颅内/头颈产品获得了三类认证,且近两年的认证速度超过了其他部位。
在2022至2023年期间,AI+放射治疗产品得到了集中认证,标志着AI医学影像的应用场景向治疗领域延伸。截至2023年7月,共有6个产品获得了三类认证,其中包括2个放射治疗轮廓勾画软件和4个放射治疗计划软件。
在2020至2023年期间,骨折/骨龄产品的认证数量密集增加,这些产品在基层医疗检查检验中的辅助价值已得到基本验证。
此外,在2022至2023年期间,共有4款AI+内窥镜产品密集获得认证。这一趋势显示出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辅助检测部位方面的应用有所拓展。同时,AI技术在实时动态医学影像中对病灶的捕捉和应用价值也得到了验证。
中国社会办口腔医疗企业
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基石,当前,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口腔问题的困扰。随着国民口腔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口腔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口腔医疗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本报告合集着重探讨中国口腔医疗行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中,上游包括口腔医疗器械的生产和供应,中游为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下游则涉及口腔医疗费用的支付问题。我们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办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供给现状,深度洞察了口腔医疗机构,特别是社会办医疗机构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同时,我们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保支付、质量监督、医院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口腔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口腔医疗资源相对稀缺,且发展较为滞后。
农村口腔医院在基层的占比相对较小,且发展速度较慢。
与此同时,县级公立医院的口腔科面临着较大的服务需求,但数量相对较少且增长缓慢。这导致了较大的患者基数和较高的床位利用率。
随着资本的不断加持,口腔医疗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各路资本纷纷涌入,为口腔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持。
在2021年,我国口腔医疗行业的投融资情况呈现出一些有趣的特点。首先,从融资轮次分布来看,前期融资占据了主导地位。具体来说,A轮和B轮的融资案例占据了市场的主要部分,这表明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有许多创新和有潜力的初创公司正在涌现。
另一方面,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口腔医疗机构和口腔医疗制造是资本最青睐的领域。据统计,2021年投融资事件中,口腔医疗机构和口腔医疗制造的投融资案例分别达到了24起和25起,分别占据了29%和30%的市场份额。这表明,无论是提供口腔医疗服务还是从事口腔医疗设备制造,都受到了资本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口腔科技企业也正在成为资本的热门选择。例如,口腔医疗服务平台领健在2021年分别在6月获得了1亿美元的融资,并在12月再次获得了D+轮融资。这一趋势表明,随着科技与医疗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口腔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
医药数字营销行业
在近年来,随着医保开支的节约和医药资源下沉的政策导向下,借助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的持续创新,医药数字营销行业得以迅猛发展。在这个大环境下,数字营销企业不断探索新的策略模式,持续提升营销的精准度,积极寻找有效途径以帮助医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为医生提供全面的学术解决方案,最终帮助患者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当前,医药数字营销行业的主要营销模式包括社交媒体营销、搜索引擎优化、电子邮件营销、内容营销和视频营销等。在各模式中,关键技术壁垒涉及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以及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平台的算法等。核心商业逻辑是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实现对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位和个性化推广,从而提高营销效果和转化率。
本次报告合集旨在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梳理医药数字营销行业的主要营销模式,解析各模式的商业核心及逻辑,探讨目前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及相应的未来解决方案。我们与十余家创新企业、三家投资机构以及数名临床专家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优化产出更好的营销结果,为同行业的企业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在多维度的政策环境下,数字营销的“刚需”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药品售价的“腰斩”,药物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回顾我国医疗行业自1990年起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医药企业的扶持发展期、医疗行业的规范引导期,现正处于以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为重点的新阶段,这一过程中,系列相关政策也相继颁布。
2012年,一致性评价开始试行,经过几年的推进,2016年3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这标志着一致性评价正式开始。据医药魔方数据显示,每种药物品种完成一致性评价的费用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元不等,依此评估单个药物完成一致性评价的平均费用约为500万元左右。
三年后,药品集中采购拉开帷幕,进一步削弱了仿制药的利润。截至2023年4月,国家已开展8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33种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超过50%。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再加上3批4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叠加地方联盟集采,已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过4000亿元。巨大的医保费用节约也对应着企业被大幅度压缩的利润空间。
医疗AI行业研究
在克服价值验证滞后的情况下,医疗人工智能(AI)正迎来迅猛发展。到2022年,医疗AI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预计在未来3-5年将持续保持40%的高增长率。过去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信任、商业路径不明确以及临床价值不足,但是现在已经有49个医疗AI器械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三类证书,多家医疗AI企业的营收超过了一亿。此外,数十篇高分论文也验证了医疗AI在临床和经济层面的价值。通过突破这些限制,医疗AI有望在短期内保持指数级的增长。
医疗AI的价值已经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转变为全面革新医疗流程。传统的AI主要致力于帮助医院、医生和保险等主体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而新一代的AI应用则考虑将知识和算法深度融合,对现有的医疗流程进行重构。目前,AI已经在FFR、心功能评估、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领域提供了与传统流程截然不同且具有高临床价值的解决方案。这种创新将与“降本增效”类的AI共同推动医学发展,将同质化的医疗AI引入差异化时代,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量。
四个主要领域——影像、信息化、新药研发和机器人——正在逐步解决审批、数据孤岛和算法局限等问题,以建立起主流的价值体系和商业路径。这些领域有望率先实现大规模盈利,但目前仍需考虑研发效益、用户开发和商业路径拓宽等因素,以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空间上取得突破。
新药研发成为一级市场的主要投资标的,影像相继lPO。
从2021年9月1日到2022年8月31日(以下简称为2022统计年),共发生了112起医疗人工智能(AI)相关的融资事件,相比2020年9月1日到2021年8月31日(以下简称为2021统计年),融资事件总量略有减少。
在2021统计年的融资事件中,可看到新药AI研发领域有43起事件,位列第一;AI影像领域有37起事件,位列第二。然而,在2022统计年,由于大量AI影像企业递交招股书,一级市场融资数量急剧下降至26起,导致融资总量有所下滑。
AI医疗影像在2018年达到了投融资的顶峰,但随后在接下来的一年逐步下滑。减少的公司主要是天使轮的初创企业。以2021年为例,没有新的项目受到天使投资人的青睐,只有4个项目进行了A轮融资。相比之下,在头部的AI企业方面,科亚医疗、睿心医疗、鹰瞳科技、数坤科技、深睿医疗、推想医疗、医准智能、强联智创、汇医慧影等进行了多轮亿级融资,市场投资资金大量聚集。
在2022年,主要的融资数据贡献者科亚医疗、推想医疗、数坤科技已经相继递交了上市招股书,而天使轮和A轮融资表现与2021年相似,仅有4家公司进行了5起融资。AI放疗企业柏视医疗在这一年完成了两次融资,但该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进行AI放疗领域的广泛研发和实际应用,因此2022年的融资可能更加注重商业化落地。
以康复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为主的AI机器人赛道在融资数量上也出现了下滑。我们认为,在宏观层面上,AI机器人赛道中的企业主要以设备制造为主,Al解决方案为辅,因此资金投入更大,人才更为集中,整体数量较少。
从微观方面来看,有三个原因。首先,在近年的市场表现中,传统康复机器人企业已经在存量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而以Al解决方案作为新的价值输出点还不足以构建一个强大的增量市场。其次,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受到了挫折,尽管微创、天智航等头部企业已经完成了国家药监局的注册产品,但由于缺乏市场教育,无法有效地落地,投资者对手术机器人未来商业化的可行性存在顾虑。第三,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等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具有潜力,但尚未充分验证Al在临床价值和商业价值方面的作用。因此,在2022年,Al机器人的融资数量从19起减少到10起,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而在2021年,通过数字疗法,信息化领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从融资数据来看,2021年和2022年两个统计年份在这个领域的变化不大,不同之处在于2022年有更多的数字疗法企业获得了融资。具体而言,惠每科技、森亿智能等企业已经进入后期项目阶段,而南栗科技、望里科技等则专注于慢病管理和心理健康管理领域,存在更多无法估量的发展可能性。
全球制药行业
制药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缓解症状,并越来越多地涉足疾病预防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该行业得到了显著增长,这得益于产品创新,包括基于DNA和RNA疗法的突破性治疗,以及更快的药物开发。制药行业对全球患者的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
然而,该行业的公司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许多挑战在过去三年中因新冠疫情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而变得更加严峻。这些挑战包括需要为小规模患者群体开发定制药品、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性、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加倍努力、应对不断增加的价格压力,并进行全渠道销售和营销的转型。
自2019年至2022年,血浆、CMO/CDMO和传统生物技术公司表现出色
我们的研究及时全面地调查了这个行业及其细分市场。研究分析了紧迫的趋势和问题,并确定了制药业的赢家,即那些具有高收入增长和高利润率的公司,并揭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研究还考察了大流行病的影响、行业成本结构的发展以及推动“获胜”企业业绩的因素。
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小分子药物公司和消费者健康公司的赢家比例最低,而血液血浆治疗公司、CMO/CDMO和传统生物科技公司的赢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公司。这意味着,目前这三种商业模式比制药业的其他七种模式更有可能取得强劲的表现。
小分子药物公司在所有细分市场中的表现最差。近年来,由于医疗系统试图控制支出,这些公司经历了价格压力。这一现象在知名的小分子药物公司,如Lundbeck的NORTHERA或Indivior的SUBOXONE,因专利到期而销量下降的案例中得到体现。此外,新冠疫情阻碍了临床试验,导致一些公司的投资回报急剧下降,甚至出现重大损失。同时,疫情也减缓了许多小分子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的进程。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该细分领域面临着创新方面的困境。由于该行业已经充分开发了门槛较低的市场,现在只能针对患者人数较少的适应症进行发展。由于该领域获得高回报的潜力有限,大部分投资都流向了业绩更好的领域。
尽管传统的生物科技公司在赢家比例上排名第三,但总体而言,那些不专注于新的生物技术模式的公司形成了一个混合情况,其中既有价值创造者也有无利润增长者。像Novo Nordisk、Eli Lily和AbbVie这样的赢家通过有针对性的收购成功实施了明确的愿景和战略,但该领域的其他公司正面临着来自定价压力和越来越高比例的生物类似药与其产品竞争的挑战。
本专题内的参考报告(PDF)目录
- 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24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报告2024-03-25
- Brand Finance:2023年中国医药榜单(英文版) 报告2024-03-25
- 德勤: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调研结果:2023年行业现状与展望 报告2024-03-24
- 清华五道口:2024商业健康险与医药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报告2024-03-22
- 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中医诊疗数字化发展白皮书2023 报告2024-03-22
- 清华大学&RDPAC&PhRMA:商业健康险与医药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报告2024-03-14
- 嘉世咨询:2023医疗器械行业简析报告 报告2024-03-12
- 动脉橙:2024年2月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月报 报告2024-03-08
- PeopleSearch:2024医药行业年度人才趋势报告 报告2024-03-08
- 艾意凯:2023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专题报告-亚太地区医院战略重点的变… 报告2024-03-06
- 头豹:2023年中国医院云服务行业概览- 互联网5G创新协同发展-助力… 报告2024-03-05
- 德勤:2024年全球医疗行业展望报告-领航变革 报告2024-03-05
- 嘉世咨询:2023生物医药行业简析报告 报告2024-03-04
- 德勤:领航变革-2024年全球医疗行业展望报告 报告2024-03-04
- 小红书:小红书2024年1月医疗美容行业月报 报告2024-03-03
-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3预训练大模型与医疗:从算法研究到应用 报告2024-03-03
- 美柏必缔:2023中国医药授权许可BD交易年度报告 报告2024-03-03
- 招商银行:医疗器械之医学影像篇-国产影像设备崛起-国产替代与出海正当时 报告2024-03-02
- 德勤:自主创新,数智赋能-2023中国医药健康明日之星项目报告 报告2024-03-01
- 微播易&医美视界:2024年医美行业社交营销趋势-社交新美学 报告2024-02-28
- 头豹:2023年中国重医美行业概览报告 报告2024-02-28
- 德勤:2024年全球医疗保健行业展望 报告2024-02-28
- 德勤:2024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全球化发展-热门市场概览与制胜因素报告 报告2024-02-27
- TMIC&珂润&优麦医生:2024年红荒肌研究白皮书 报告2024-02-27
- CIAPH:2023-2024年度医药健康行业数字化调研报告 报告2024-02-23
- 正略咨询:医药制造行业2023年度蓝皮书 报告2024-02-21
- 头豹:2023年中国AI肿瘤诊疗行业概览-AI赋能肿瘤诊疗-构建医疗新… 报告2024-02-21
- 医药魔方:2023年度中国医药专利无效报告(附详细清单) 报告2024-02-19
- 华税:2024医药行业税务合规报告 报告2024-02-19
- 易联招采网:2023医药行业年终总结(政策篇) 报告2024-02-17
- 埃森哲&武田Takeda:2023数字医疗实践与经验洞察报告 报告2024-02-07
- 嘉世咨询:2023医美玻尿酸行业简析报告 报告2024-02-06
- 大成:化工医药行业商业秘密保护实证研究报告(2023年) 报告2024-02-06
- 小红书:小红书医美行业2023年度报告 报告2024-02-05
- 动脉橙:2023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分析报告 报告2024-02-05
- 动脉网:2023互联网医疗服务洞察报告:探寻新需求构筑新型服务体系 报告2024-02-03
- 小红书:小红书2023年医疗行业年度报告 报告2024-02-01
- 民生证券: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仿制药研发需求旺盛-自主研发权… 报告2024-02-01
- 嘉世咨询:2023医美肉毒素产业简析报告 报告2024-01-31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十大趋势 报告2024-01-31
- 泰达:2023领导力效益指数报告-生物医药研发及制造 报告2024-01-28
- 嘉世咨询:2023医美行业发展简析报告 报告2024-01-22
- 蛋壳研究院:2023数字医疗年度创新白皮书 报告2024-01-22
- 普华永道:2015-2023年中国企业东南亚地区医疗行业投资回顾与展望… 报告2024-01-19
- 丁香园:2023年医保谈判分析及展望报告 报告2024-01-19
- 头豹:2023年中国医美再生注射剂行业概览 报告2024-01-18
- 蛋壳研究院:2023医疗器械及供应链年度创新白皮书 报告2024-01-18
- 美世达信员工福利:2023-2024年度高端医疗保险福利市场实践调研报… 报告2024-01-17
- 嘉世咨询:2023轻医美行业简析报告 报告2024-01-17
- 头豹:2023年中国AI医院信息化行业概览-大模型赋能医院智慧化转型(… 报告2024-01-16
- 蛋壳研究院:智慧超声行业白皮书-医用超声数智化与商业革新全景解读 报告2024-01-15
- 鼎源万家:2023中国员工父母医疗保障白皮书 报告2024-01-14
- 头豹:2023年中国自动化药房行业概览-AI赋能智能药房-医疗新基建打… 报告2024-01-12
- 蛋壳研究院:2023医疗服务年度创新白皮书 报告2024-01-12
- 前瞻研究院:2023年医疗行业集中采购大盘点报告 报告2024-01-07
- 源达信息:医用内窥镜行业专题研究系列一-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规模逐年增大… 报告2024-01-06
- 中物联:2023中国医疗器械SPD重点企业分析报告 报告2024-01-02
- 致趣百川:2023年B2B医疗企业营销转型白皮书-SCRM + HCP… 报告2024-01-01
「免责声明」:以上页面展示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我们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网页呈现的图片均为网友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侵权行为与我们无关。若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行为可发送举报邮件至 contact@tecdat.cn
每日分享最新报告(PDF)至会员群
关于会员群
- 会员群主要以数据研究、报告分享、数据工具讨论为主
- 加入后免费阅读、下载相关数据内容,并同步优质数据文档
- 老用户可九折续费
- 提供专题内报告PDF代找服务
非常感谢您阅读本文,如需帮助请联系我们!